【立秋·夏意未尽】先喝奶茶?还是先当“吃瓜群众”?
气象簿的立秋刻度
今年立秋恰逢中伏的第九天,宁波的日均气温依旧维持在29.7℃上下,民间更有“立秋反比大暑热,中午前后似烤火”的说法。眼下烈日、竹深、虫鸣、荷花、雷雨无一不在继续诉说着江南夏日的热情与生机……
所以立秋的“秋”,跟我们通常说的秋天,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。一般所说的秋天,是指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,有严苛的科学标准。根据气候学的划分标准: 秋季是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℃以下的始日开始的。我们宁波常年平均的入秋时间是在 10月4日前后,所以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。
但立秋的到来,似乎也在无形中要将羞涩的秋姑娘往前推一推,生怕她走慢了些。当凌晨的甬江江面渐渐开始凝结薄雾时,这便是海洋性气候独有的“秋信”。若有若无的晨雾,裹挟着微微秋意,拂过银色绸缎般的江面,往远处的山间流动,时而轻盈地飘过,时而浓密地聚集,让山峦的轮廓变得模糊而又神秘。
你看,立秋也有它的小巧思,总让市民们能在燥热的夏日里,不经意间发现一些秋日痕迹,也好有个“天凉好个秋”的盼头。
农事里的节气密码
立秋后,农户们刚好度过了一年中最艰苦、最紧张、最集中劳动的一个时节——“双夏”,完成了夏收和夏种。从收成到再次栽种,作为“四时八节”之一的立秋节气,俨然又是一个新的农事起点。
“立秋三场雨,秕稻变成米”,“立秋雨淋淋,遍地是黄金”。立秋前后,晚稻进入开花结实期,大豆开始结荚,玉米抽雄吐丝,棉花结铃,甘薯薯块迅速膨大。 此时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极大,雨水量格外关键;同时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施肥,清除杂草;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,以保障农作物的健康成长。
舌尖上的节气轮回
宁波人过立秋,有一个习俗便是“ 咬秋”。《岁时风俗》有记:“立秋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”。而宁波老话也有“立秋西瓜祓祓秋,八月十六度中秋”的说法。因此宁波人立秋首先要吃的便是西瓜,也被叫做“秋秽拔”。其中,“秋秽”指的是夏天的秽气、高温。
宁波人当“吃瓜群众”的历史由来已久,距今已有百年。据《宁波历代饮食诗歌选注》一书中记载,至明代,四明地区西瓜已很常见。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计划经济,西瓜凭卡供应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,宁波对西瓜开放经营,宁波人终于实现了“吃瓜自由”。现如今, 海曙洞桥8424西瓜早已成了宁波人家喻户晓的本土西瓜品种。
一口沁凉的古井配上翠绿的西瓜,正是盛夏的美好回忆。今天,你吃瓜了吗?
文旅中的节气演绎
蝉声喧闹,瓜果飘香,庄稼成熟,季节日渐丰盈。走吧,继续外出游玩吧!
走进宁海“空调村”双林村,这里群山掩映村庄,满目葱茏,汶溪流经村庄,沿岸芳草萋萋,正是夏日避暑好去处。这里还有全市首批11条幸福河湖精品游线之一的——宁海“汶溪翠谷农渔游乐”线。“汶溪翠谷农渔游乐”线位于桥头胡街道汶溪流域,总长约7.5公里。以汶溪周村为起点,沿溪而上,经建设村、岙马村、双林村等,至龙潭村为终点。涵盖了三麓潭、双林民宿、汶溪水上乐园、烧烤基地、花漾稻田等特色河湖网红风情点。汶溪翠谷总面积约有20平方公里,谷内青松翠竹、绿影婆娑,森林覆盖率达98%,生态景观优美。
(图源:宁海文旅)
走进余姚“浙东小九寨”,痛痛快快地来一场“冰爽”的旅行,溯溪撒欢!与水来一场毫无保留的亲密接触,感受水的律动,洁净的风、欢脱的鱼、黛绿的树、与大自然热情拥抱,尽享山水之乐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