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來鴻:大象墓地
記者來鴻:大象墓地--傳說與現實圖像來源,BBC World Service
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, BBC娜塔莎·布里德Role, 發自肯尼亞2014年6月6日曾經,人們很少在密林中看到大象的屍體和遺骸。傳說,大象可以預感死亡。死前會與伙伴告別、悄悄離開,獨自前往大象墓地結束生命。不過,隨著偷獵現象加劇,現在在非洲,已經不難看到大象橫屍野外的慘景。BBC記者布里德講述「大山」生命的最後一刻……
我記得,好多年前,跟著駝隊穿越肯尼亞北部地區,看到一具白森森的大象頭骨。
兩個空洞洞的眼窩中,分別插著一束蓬鬆的幹草。可以看出,這是有人精心擺放的。
養駱駝的人告訴我,這是他們這個地區的風俗習慣,路上碰到大象頭骨,插束幹草表示對倒下「巨人」的敬意。
那時候,人們很少碰到大象的遺骨。
傳說,大象預感到自己快要死去的時候,會獨自前往大象墓地,度過生命中的最後瞬間。但是,科學家從來沒有證實這樣的傳說。
但是確實,當大象發現同類的遺骨時,會停下來仔細看一看、「摸一摸」,甚至,撿起一塊像骨或是象牙帶走。
我曾經看到過令人心碎的一幕。一家大象回到被迫拋棄的小像身邊:小像病弱,站不起來,跟不上象群。
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「台灣有事,就是日本有事」?高市早苗發言引發中日外交風波,北京將如何反制16歲時我被中情局拿來做實驗,如今我向他們提告從沈伯洋到八炯、閩南狼:北京為何對這些台灣人發出「紅色通緝令」?美國將協助韓國建造核「攻擊型」潛艇——這意味著什麼?End of 熱讀
圖像來源,BBC World Service
圖像加註文字,今年早些時候,閉路電視記錄下「大山」的身影小像已經死了。那一家大象圍在屍體前,用長長的象鼻子輕輕地撫摸著。大象表現出的溫柔與悲傷,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令人心動的場面之一。
現在,肯尼亞北部地區好像到處散落著大象的遺骸。偷獵、無休無止的象牙交易,導致成群的非洲大象喪命。
基莫利·馬利佩特是大象研究人員,負責跟蹤大象在勒瓦野生動物保護區、納格爾納達爾森林以及肯尼亞山國家公園的行蹤。
數百年來,大象的遷徙模式從來沒有改變。多家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和肯尼亞野生動物局一起,安排保護人員徒步和乘車巡邏,監控肯尼亞北部廣袤的地區。
還有,一些大象套上了定位項圈,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最先進的衛星遙測技術,跟蹤大象沿著祖上流傳路線的遷徙全過程。
一次,馬利佩特接到一項任務:尋找「大山」。
圖像來源,BBC World Service
公像大山也套著定位項圈,研究人員可以通過電腦觀察他每日的行動。
「大山」之所以得了這麼一個外號,是因為他是該地區最頑強、堅定的一頭公像。前往肯尼亞山的遷徙途中,如果「大山」選好了走哪條路,任何障礙都不能阻擋他。
有時候,就算是電圍欄都不能阻擋這些公像。
大象在遷徙之路上的表現真可謂頑強不屈,有時甚至推倒農場護欄、踐踏農作物。後來,肯尼亞不得不修建了大象「專用通道」。通道甚至要從一條車水馬龍的主要公路下面穿過。不過,遠離農場,可以確保大象沿著安全路線抵達山區家園。
但是,連續好幾天,「大山」項圈發出的信號都顯示他靜止不動。
這種事確實發生過。那以前一個星期,另外一頭大象的信號也好幾天沒動,搜索小組出動前去探究竟。
人們找到了破裂的項圈,掉在地上,還在不停地向太空發信號。沒過多久,他們在附近不遠處找到了這頭大象,大象並沒有受傷。
馬利佩特說,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。有時候,項圈斷了、丟了。工作人員不得不給大象打麻醉針,換個新的。
這一次,馬利佩特和肯尼亞山國家公園基金會的一組搜尋人員一起,帶著衛星接收儀和「大山」項圈發回的信號,出發上路。
兩天之後,他們看到一頭大象的足跡。看上去,這頭大象好像在原地站了很長時間,然後踉踉蹌蹌地走向附近的竹林。
竹林間,「大山」側躺在地下,頸部有一條深深的長矛傷痕。
也許,「大山」的體重觸發了拌網,頭頂上早就有人在樹枝間精心安好長矛,長茅落下來,刺中「大山」的脊椎。
圖像來源,BBC World Service
「大山」死了,象牙已經被人砍掉。
聽馬利佩特講述「大山」臨終的瞬間,真是令人心碎。
毫無疑問,偷獵者肯定在附近藏著,「大山」倒在地上之後,他們一分鐘都不耽擱,立刻拿出砍刀、砍走「大山」美麗的乳白色象牙。
我暗想,當時,「大山」是不是已經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呢?
我想起原來看到過的大象遺骨上插幹草的那一幕。我問馬利佩特是否聽說過這樣的風俗。
他說,「當然了。我們就是要以這樣的方式說一句:同志,安息吧。」
(編譯:蘇平/責編:董樂)
網友如要發表評論,請使用下表: